恐龍與鳥的恩恩怨怨

程延年

  始祖鳥化石是古生物領域中的蒙娜麗莎畫作!一

八七六年發掘於德國這隻一億五千萬年前的鳥類祖先

化石,真是令人困惑又迷戀不已。除卻明晰的羽翼印

痕外,滿嘴的細齒、碩長的尾椎骨、再加上前肢具有

鉤爪的三趾,始祖鳥的骨骼構造真正是介乎鳥與恐龍

之間。

  回到十九世紀,著名博物學家赫胥利與歐文的年

代。流傳著一則迷人的傳說軼事:在一次聖誕大餐的

晚宴中,赫胥利喫著火雞,當祇剩下骨頭,他猛然發

覺到眼前的殘骸和擺在他研究室桌上,正在研究的一

具獸足類恐龍化石標本,真是神似。從這一晚開始,

赫胥利就堅持「鳥綱」(包括火雞在內)這一群動物

的祖先必然是恐龍:因此,談論恐龍與鳥的恩恩怨怨,

從解剖構造上的觀點被認知,已經有一二五年的漫長

歷史了!

  這個動人的故事得回到一八九二年,耶魯大學教

授,發掘自美國白堊紀的一隻長有牙齒的鳥化石,被

命名為西方鳥。一方面,被美國眾議員斥為無稽之談,

從來沒有一隻現生鳥類嘴裡生有牙齒:另一方面,遠

在英國的達爾文則喜出望外,認為這正是演化理論中

最強有力的證物,正是介於爬行動物與今鳥之間「失

落的一個環節」!同時,德國發掘到令舉世震驚的始

祖鳥化石,更讓赫胥利深信鳥與恐龍的親密關係。馬

許更進一步指出:與始祖鳥產於同一地點、地層,因

而同一年代的細顎龍可能就是始祖鳥的親戚:但是,

就在一九二五年,赫門出版了《鳥的起源》巨著,指

出鳥具有很大的鎖骨以及真正「正字標記」特徵的叉

骨,這在始祖鳥化石早已經發展出來了。因此,鳥與

恐龍雖然有共同祖先,但鳥不是恐龍!之後的七十餘

年,鳥與恐龍的血緣關係在科學界爭辯不休。一九九

六年,第二本有關鳥類起源的巨著問世,費杜夏舉列

詳盡證據,駁斥鳥是恐龍的荒唐說法。

  鳥是恐龍嗎?這場世紀之辯持續在進行著。科學

就是在這種假說、證據、檢驗、修正、推翻、重來的

求真歷程中,逐次被建立起來的。世間沒有一個永恆

的真理,就像世間沒有一個騎白馬的王子飛奔而來一

樣。推究鳥的起源,有三個關鍵性問題越來越清晰:

1.最早的鳥起源於何時?2.羽翼起源於何處?3.鳥飛

行功能如何演化而來?最近發掘自中國遼寧,各式各

樣保存精美,直逼始祖鳥的早期鳥類化石,又再度讓

世人擦亮眼睛,拭目以待了!

--------------------------------------------------轉載自台灣日報(861020)


孔子鳥化石標本是否和火雞骨骸很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