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想要改變什麼?台大地質系新課綱分享


大學也在素養導向教學的實例

我也是地質系畢業的,以我在地質系所修過的課來看,普通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光性礦物學、古生物學、地層學、野外地質學、礦床學等等這些必修課,對於地質學的學術研究來說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但是我必須老實說,我的論文裡幾乎完全沒有用到這些。後來論文裡用到的學科知識,都是後來學的或自己查資料學的。既然如此,那我大學四年的學習究竟意義何在?

其實地質系這些課內容不是沒有用,而是我大部分都忘記了,即使少部分還記得,卻也不懂得該怎麼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1997年大學畢業時登上IMAGES的船到南海採岩心,船上都是古氣候、古海洋的研究學者,我則是跟著李德貴教授從事古地磁的分析。還記得當時有一根岩心出現一小層類似火山灰的沉積物,地質系教授用偏光顯微鏡看沉積物中礦物的消光角度就知道裡面有長石,長石容易風化不容易長途搬運,所以深海出現長石通常就是火山灰帶來的。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當初我覺得那麼無聊的光性礦物學,原來這麼有用。但是老實說,即使你把那根岩心給我,想破頭我也想不到這個方法。原因是,我們從來也沒學過光性礦物學可以用來分辨火山灰出現在深海沉積物裡面,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可以這樣用我學過的知識。

如果時光倒轉,在光性礦物學那堂課上,老師把岩心需要火山灰定年的背景告訴我們,然後給我們可能有火山灰的沉積物標本三到五個,再把幾個常見礦物的標本放桌上,配一台偏光顯微鏡和一本光性礦物學課本,讓我們從中找出可能有火山灰的標本並說明我們判斷的原理。我敢說,我一定會愛死這一門課,愛死地質系,這樣上課實在太有趣了!

再舉個例子,最近陽明山下頭有岩漿的新聞很紅,要探測岩漿的位置和大小,基本尚可以利用震波層析影像(Seismic Tomography)來判斷,原理是地震波通過有岩漿的地區時波速會減慢。如果老師上課時挑幾個地震和測站的資料對給學生,把震波層析影像的基本原理講義和地震波速度公式的講義一起擺桌上,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找出岩漿可能在哪裡、有多大,這樣的上課會不會有趣?會不會有用?

我們隔壁大氣系有一位教授,負責高一程式設計的必修課,他把基本概念的講解錄影,學生要自己在課前看完影片並完成基本程式設計任務。上課前半段是檢討大家作業容易出錯的地方,後半段是進階的程式設計任務實作,大家彼此討論或問老師。這樣的上課不僅有挑戰性,也更有效率。把那些學生自己就學得會的部分留給學生自己,老師上課是負責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部分。

除此之外,這位教授還收集大二到大四不同必修課老師的上課內容,把這些老師上課會用到的程式設計放在大一課程的作業或進階挑戰裡。當學生修到其他必修課時,這些教授的第一個作業同樣就是大一程式設計課學生曾經做過的作業,讓學生在大氣系的學習是有脈絡、有層次,而且前面學的後面就會用到。

(詳細介紹請參閱「讓一門課「變得有用」的課程設計-訪問台大大氣陳維婷副教授的程式設計課程規劃」一文)

換句話說,素養導向的教學不只可以讓教學變得有效率、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還可以讓學生真的把學到的知識用出來,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意義原來這麼直接。對教授來說,雖然事前的課程設計變得複雜許多,但只要看到教室裡學生從死氣沉沉的臉變得活蹦亂跳,漸漸對研究工作產生興趣,相信教授們都會覺得辛苦是值得的。

所以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大學教授,還繼續在教室裡扮演人體翻譯機,把原文書課本的內容用中文再講一遍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