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學生的升學進路


特殊選才

特殊選才的意義是在尋找有特殊學習歷程與表現的學生,這些學生或許一般課業表現不見得突出,但有明顯的發展方向與成就,屬於大學校系認為具有發展潛力且值得培養的對象。

特殊選才不採計學測成績與校內成績的排名,但部分大學校系還是會要求同學提供在校成績。辦理招生的時間在高三上學期的學期末(學測之前),主要是繳交同學的特殊表現與成果給大學校系進行審查,有些大學校系還會另外安排面試。錄取多元選才的同學仍然可以參加學測,但必須先放棄特殊選才的錄取資格,才能參加繁星推薦或申請入學。各大學校系的要求和評分標準都不盡相同,同學或家長如果需要瞭解詳細內容,建議必須去看每個大學校系的簡章。

特殊選才不採計學測成績與校內成績的排名,一定要繳交且最重要的資料是同學的「特殊表現」。這裡的特殊表現通常不是指單一件作品或成績,多半是學生長時間累積的作品或成果。例如:有位同學從高一(甚至是國中就開始)開始看美國職業籃球(NBA)的比賽,並且會在球賽結束後的第一時間就把比賽重點發佈在網路上,累積相當多讀者瀏覽。我還曾經有一位學生在他就讀高中期間,參加我每個月利用週末時間辦理的地球科學專業研習,並且持續記錄學習心得。後來這兩位同學都錄取了大學校系的特殊選才,而且進入大學之後的表現優異。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同學準備的資料有可能不是為了大學生學而準備,純粹是自己的興趣而且擅長的表現(寫NBA球賽的例子)。或者是同學原本就對某些領域感興趣,不論學習的動機是不是為了參與大學選才,至少這些學習活動都是自己喜歡,以後會想繼續鑽研或還是用得到的內容(參加地球科學的專業研習)。

所以要參與特殊選才的同學,建議是將日常興趣的表現和學習的成果加以整理呈現,在不過度影響學校課程學習的前提之下來進行。我非常不建議同學把時間全部花在自己的興趣卻偏廢了學校的學習,想要孤注一擲來拼特殊選才。因為12年國教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培養國民的基本素養為目標,缺少了學校教育的學習,對同學未來的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除此之外,大部分辦理特殊選才的大學校系,還是會看學生在校期間的修課記錄與成績。因此維持學校正規的學習表現,更能夠讓大學校系比較放心同學的學習能力與態度是健康的。

雖然大學選才目前看起來不以學習歷程檔案當作評審標準,但其實同學若是要整理日常興趣和學習內容,以便未來參加大學選才的話,那整理資料的方式其實和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如果沒有像學習歷程檔案一樣好好整理,到了高三報名特殊選才時才要準備的話,就無法呈現自己的學習歷程,甚至沒有完整的資料可以呈現,將無法獲得大學教授的青睞。

建議考慮採用特殊選才升學管道的同學,比照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方式,平時就整理好學習的成果或特殊的表現,同樣的資料在申請入學管道一樣還可以用得到,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方法。

109學年度各大學特殊選才招生簡章(資料來源:樂學網)
教育部資料彙整網站:http://srecruit.moe.edu.tw/(教育部彙整的網站無法直接連結到簡章,只能連結到簡章公布的網頁,資料不大好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