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探究與實作?探究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探究過程的組成要素

前面我們只是簡單把解決問題(探究)的過程分成三個步驟:問題、探究(做實驗或收集資料)和答案(解釋或推論)。現在我們就根據剛剛的例子,再把這個過程分析得仔細一點,會更有助於我們更熟悉如何運用這個方法。

剛剛的例子是:
今天早上起床,發現突然變冷了,腦海裡不禁就冒出個疑問,為什麼今天會突然變冷?於是拿起手機上網查一下氣象報導,知道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原來是因為冷氣團的影響,所以天氣變冷了。

這個例子裡「探究」的元素有:
問題:為什麼今天會突然變冷?
做實驗或收集資料:拿起手機上網查一下氣象報導,知道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
解釋或推論:因為冷氣團的影響,所以天氣變冷了。

如果我們把猜想的過程也加進去,就會變成:
問題:為什麼今天會突然變冷?
猜想(假設):因為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
做實驗或收集資料:拿起手機上網查一下氣象報導,知道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
解釋或推論:因為冷氣團的影響,所以天氣變冷了。

上面這樣的過程,其實還漏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如果沒有發現「突然變冷了」,也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所以再把發現「突然變冷了」也加到探究的過程裡面:
觀察發現:突然變冷了。
問題:為什麼今天會突然變冷?
猜想(假設):因為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
做實驗或收集資料:拿起手機上網查一下氣象報導,知道今天有冷氣團來到臺灣。
解釋或推論:因為冷氣團的影響,所以天氣變冷了。

寫到這裡,探究過程裡面的幾個重要步驟大致上就完備了。對老師來說,規劃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熟悉這個過程的操作。但既然這是我們日常生活都在使用的方式,為什麼還需要老師「教」呢?學生究竟哪裡不會呢?

接下來我們就先分析學生或自己容易在探究過程中「卡住」的地方,再來思考應該怎樣設計要怎麼「教」探究的方法,以及「如何規劃」探究與實作的課程。(繼續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