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第二次共備-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規劃經驗分享與社會領域的應用(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教師、校長參加)
主題:以本校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規劃與設計為例,討論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規劃是否可以參考自然領域的模式。
內容:
- 周漢強老師提出本校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規劃與設計內容,說明自然領綱對探究與實作的規範為:
- 發現問題(含觀察現象與發現問題)-讓學生觀察現象之後,提出自己的問題。
- 規劃研究-讓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設計研究方法來找到答案。
- 論證建模-讓學生根據研究結果來證明自己的答案。
- 表達與分享-將探究過程分享給其他同學,並聽取其他人的建議。
- 「表達與分享」的是在呼應總綱核心素養的「溝通與表達」。以自然領域來說,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是重點,社會領域則要考量社會領域的學科特點。
- 以颱風這個主題為例,課程規劃主要架構是:
- 發現問題-讓學生透過媒體報導與科學觀測結果觀察颱風現象,預設學生可能的提問包括:颱風造成哪些地方強風?颱風造成哪些地方豪雨?颱風路徑不同對臺灣影響有何不同?
- 規劃研究-讓學生根據國中學過的空氣運動與降雨等科學原理,使用中央氣象局的氣象觀測資料庫數據進行分析,設計分析方法,以回答自己的提問。例如分析颱風位置、強度及降雨量的關係,求證降雨量多少是受颱風位置及強度的影響。
- 論證建模-讓學生根據數據分析結果,說明分析結果呈現的科學意義,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 表達與分享-除了期末報告的分享,學期中各階段都會安排學生分享與表達。
- 校長提出,探究與實作的「發現問題」是要讓學生能夠提問,還是由老師提問,讓學生瞭解問題?
- 周漢強老師回應:在自然領綱裡面,是要「讓學生發現問題」,所以是要教學生自己把問題問出來。社會領域的公民與社會也有提到要「發現與界定問題」,所以我認為發現問題是要教會學生自己問出問題來。
- 進一步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的原則是,要看到學生的任何一項表現,就要設計課程來培養。例如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觀察,就要設計課程「教」學生學習如何觀察,而不是只有吩咐學生進行觀察。
- 很多能力在我們老師身上已經變成「自動化」處理,像是觀察現象,我們一拿到資料就知道要怎麼觀察,但學生不知道。所以如果只是把資料丟給他們看,他們是不會觀察的。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檢視自己自動化的步驟,才能設計如何「教」學生的方法。
- 曾靜瑜老師提出若學生沒有反應該如何處理?
- 周漢強老師表示所有課程設計都是在考慮學生的反應之下進行設計,所以該如何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且願意參與,絕對是我們未來課程設計要考慮的。
- 曾靜瑜老師提出若給學生資料是事先給或當場給?現場做或回家做?
- 周漢強老師表示,原則上這些都是看每個人的課程設計,沒有一定要怎樣。以我來說,我多半都是現場給現場做,目前我還沒有能力讓學生願意回家做。頂多是課堂已經完成大半,讓學生回家繼續完成,這還可以。
- 曾靜瑜老師提出學生需要分組嗎?如何分組?
- 周漢強老師表示,原則上這還是看每個人的課程設計,就是我要分組或不分組的目的是什麼。以觀察現象為例,每個人想到要觀察的重點可能不同,分組討論就有助於擴展每一位同學自己原本的視野。
- 除此之外,以我設計颱風這個主題為例,分析資料時需要一定的數據量,我就讓學生四人一組,規定每人要完成查詢的數據量,這些數據所有組員可以共用,可以共同討論,但文字撰寫必須各自完成。
- 再增加課程設計的細節
- 發現問題:觀察→提問→假設
- 學生在提問階段,就必須考慮這個探究是否能夠進行,判斷的標準就是要先有「假設」,再根據假設思考研究方法和資料。簡單來說就是對問題毫無概念,無法提出假設時,因為無法設計實驗,所以這個問題無法探究。或是假設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和資料目前無法取得,那探究同樣無法進行。
- 所以在發問階段,就會訓練學生先試跑一次探究的流程。
- 學科知識補強:
- 規劃研究和論證建模都需要用到學科知識的基礎,需要幫學生補強。因此選擇學生已經學過的學科知識較佳,只需要補強即可。若選擇學生沒學過的學科知識,恐怕沒有時間教。
- 周漢強老師設計補強學科知識的部分,會以探究的方式進行,讓學生提早練習規劃研究與論證建模,有助於後半段課程進行。
- 發現問題:觀察→提問→假設
- 謝純瑩老師提出學生分析資料或呈現資料的能力(例如散佈圖中的X軸或Y軸如何選擇)是老師要教嗎?
- 周漢強老師表示,我會在學科知識補強的期間就先讓學生練習資料處理的方法,先教資料如何呈現。
- 因為沒有時間教資料處理分析軟體(例如EXCEL),所以會直接教學生以方格紙繪製統計圖表。
- 學生自己會使用軟體者可以使用。
- 建議學生自主學習去學相關軟體的使用。
- 許鐘云老師提出學生要會畫哪些統計圖?
- 周漢強老師表示,大概就常用的折線圖、柱狀圖或散佈圖,夠用就可以。會教他們哪一類型資料適合用哪一種圖表呈現。
- 謝純瑩老師提出學生最後做出來的結果會不會差不多?
- 周漢強老師表示,有可能,因為自然領域的一個問題大概就一種分析方式,但使用的資料可能會不一樣,例如不同的颱風資料。所以事先預設多一點類型的提問,也有助學生產生比較多樣性的探究結果。
- 但社會領域的特性可能不同,同一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面向的研究方法。
- 曾靜瑜老師提出以颱風這個課程的經驗,發現問題這個階段大約要花多少時間?
- 周漢強老師表示,至少半學期。
- 但很多規劃研究和論證建模的內容都會在這個階段先學、先練習。
- 去年實際操作這個課程時,周漢強老師自認前半段規劃研究和論證建模教得不夠,導致學生最後花了更多時間在完成後半段研究工作。
- 曾靜瑜老師提出真實的研究工作也有可能遇到瓶頸,學生時間不夠怎麼辦?
- 周漢強老師表示,所以老師必須事先設計,探究題目是以「練習或體驗」為目標,讓學生在老師的預期之下完成,建議不要讓學生去做不知道結果的探究,失去讓學生從基本學起的初衷。
- 周漢強老師以社會領綱中公民與社會科的探究與實作規範為例,將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做比較。
公民與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要項
|
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
|
16.從主要架構開始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設計,只要先根據以下問題進行規劃,就可以大致勾勒出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架構。
-
- 發現與界定問題(發現問題)
- 想要讓學生問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或是研究什麼問題?
- 觀察與蒐集資料(規劃研究)
- 想要讓學生做什麼實驗或分析什麼資料?
- 學校有什麼器材可以拿來做實驗?手上有什麼資料可以讓學生分析?
- 分析與詮釋資料(論證建模)
- 預期學生會得到什麼實驗數據或資料分析結果?
- 預期學生會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 總結與反思(表達分享)
- 發現與界定問題(發現問題)
17.以一個和地理科相關的探究與實作主題為例來進行設計:
|
主題:臺中市的重劃區
|
18.未來我們各科單獨進行課程規劃時,第一階段就先以回答以上幾個問題為目標進行共備。
19.第二階段以後需要繼續設計的課程細節:
-
-
- 發現與界定問題(發現問題)
- 要提供什麼資料讓學生觀察?
- 想要讓學生問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或是研究什麼問題?
- 觀察與蒐集資料(規劃研究)
- 想要讓學生做什麼實驗或分析什麼資料?
- 要教學生哪些實驗方法?儀器使用?分析方法?電腦軟體使用?
- 學校有什麼器材可以拿來做實驗?手上有什麼資料可以讓學生分析?
- 分析與詮釋資料(論證建模)
- 預期學生會得到什麼實驗數據或資料分析結果?
- 需要補充哪些學科知識?
- 預期學生會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 總結與反思(表達分享)
- 發現與界定問題(發現問題)
-
20.社會領域三個學科對探究與實作的不同規範比較:
-
-
-
- 歷史科
- 限定範圍主題與內容
- 搭配必修與選修的學習表現
- 為什麼要學歷史?
- 地理科
- 限定要教研究法
- 限定範圍主題與內容(需跨主題)
- 搭配必修與選修的學習表現
- 公民與社會科
- 限定課程要項
- 限定議題類型(社會參與行動方案、日常生活的意義理解與探究、經驗事實的描繪與量化探究、規範或論述的反思探究)
- 歷史科
-
-
21.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的差別
-
- 不一定要按照自然領域的架構,覺得好用再用就可以。
- 歷史科和地理科的課綱要求比較少,老師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但如果老師覺得像自然領域或公民與社會科的規範更完整、對學生的幫助更大,再多做規劃與設計就可以。
- 雖然同樣是資料蒐集、分析、和詮釋(論證),但每個領域和科目不僅僅是主題不同,資料型態不同、蒐集方法不同、分析方法不同、詮釋方法也不同。所以雖然是照著相同架構在規劃,但課程內容的設計還是會不同,社會領域可以凸顯各學科特色。
- 自然領域大約一個學期一門探究與實作課,但社會領域有三門探究與實作課,學生會不會卡在一學期要做三份報告,甚至再多卡一門自然領域必修的探究與實作。所以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有「合科合作」的需求需要考慮。
- 真實世界的問題應該是不分領域不分科目的,希望未來跨領域的探究與實作可以實現。
22.涂允文老師表示,歷史科的文本閱讀量通常比較大,未來可以先將設計要提供給學生的資料給其他科老師先看,預想學生可能的反應。
研習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