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即使老師講解得再好,還是有學生學不會?
因為我們自己當初也不是靠老師講解得好而學會的啊!
還記得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總是想著要如何引起學習動機、要怎樣解釋、要怎樣呈現、還要準備補充教材、講義、和那些數不清的大考小考考卷。結果,那些上課我們解釋得口沫橫飛的科學原理,有幾個學生能夠講得清楚呢?沒有!他們能夠把選擇題答對就很不簡單了,真正能學得我們上課內容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學生,恐怕沒幾個。
難道,我的教學真的這麼差勁嗎?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在那個當學生的年代,我們究竟是怎麼學會的?上課聽老師講解、做筆記、回家複習、做練習題、不懂的地方問老師、問同學、或是大家一起腦力激盪。直到我們離開學校,沒有老師之後,我們還是持續唸書和學習。所以老師的講解固然重要,但我們的學習過程卻不能沒有其他那些努力的功夫。
現在我們成為老師,不管我們上課講解得再精彩,只要學生不做筆記、回家不肯複習、不做題目、不花時間想也不來問,很多學生現在連考試都不在乎。這時候,我們真的只能罵一聲「學生不認真,沒有學習動機!」就心安理得了嗎?我想大部分的老師都還是不死心,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的。
如果學生回家不做練習題,有沒有可能老師挑幾題適合的題目,設計成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挑戰、同儕互相討論激盪、刺激學生思考與提問,或許這樣學生就有可能學得更好?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做法,因為這就是我們當年學習的過程,我們就是這樣學會的,沒道理現在就不管用了。
一定有老師會說,我哪有那麼多時間這樣做?課都教不完了!
沒錯,以前這些都是我們回家自動自發(或是被爸媽的棍子逼迫)做的事,全部改在課堂上完成,時間一定會不夠用。但是…
如果我們減少一、二次小考,把小考的時間改成課堂解題挑戰賽,同學分組合力、接力解題,幸運的小組還可以抽到老師的「提示小紙條」,反正現在小考學生也不一定願意唸書,玩幾次應該不會害學生成績一落千丈。
如果我們把課堂上原本想要刨根究底解釋一遍的科學原理,改成一個小小的探究活動,給他們資料進行分析,或是做個簡單的實驗來觀察,用恰到好處的提問和適時的提示,說不定解釋得要死也沒人聽懂的內容突然有學生開始問問題了。
其實我們只要認真回想一下,就會發現當年雖然老師沒在課堂上「浪費」這種時間。但是當年能夠像我們這樣回家還乖乖唸書,能夠考試拿到好成績的學生,也是為數不多對吧?我相信這些根據學習歷程而設計的課程不僅能夠讓學不好的學生變好,成績好的學生也只會在這樣的過程學到更多,覺得學習是有趣的。這就像是當年我們半夜三更還在跟難如登天的數學題奮戰時,如果有人可以在耳邊給個小小提示,說不定我現在還是很喜歡數學啊!
以上這段文字,是我在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教學力一書,「課程設計就是學習經驗的設計」這個章節之後的感想。藍老師在書裡面有詳細介紹課程設計的原理和一些要點,但我看他的書看好久一直沒辦法好好對自己講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今天終於有點想通,可以繼續往下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