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學力」的心得分享


學習經驗的設計,就像是讓學生從跌倒中學習

學習經驗設計是讓我這位地球科學老師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地球科學原本是一門非常生活化的學問,理論上從生活經驗延伸而來的學習,應該是更平易近人的經驗才對。但如果隨便找幾位國三學生或高一學生來問,常常會得到像「地科很無聊」、「地科很難聽不懂」這一類的答案。即使是在我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也很難讓他們體會地球科學和生活是這麼貼近,以及認識地球科學有多麼有趣。直到今年開始施行探究與實作,我發現學生的感覺變了,他們的反應告訴我…

原來日常生活中的風、雨是這麼一回事,好驚訝,而且學這些好像很有趣!

難道學生過去會對颳風、下雨、或是颱風天沒有經驗嗎?為什麼以前地球科學上到這些單元時,學生會沒有感覺呢?我親自試過的結論是,講到颱風,所有學生共同的記憶幾乎只有「小林村滅村」和「颱風假」,而且他們不知道小林村在哪裡,為什麼滅村,還有放颱風假的條件是什麼。我猜小林村滅村是某個版本的國中課本有提到,考試會考才印象深刻。而放颱風假才是大家對颱風真正的共同記憶,我也是。

我相信學生當然有很多對於颱風的其他生活經驗,只是他們一時想不起來。如果依照以前的教學方式,颱風的成因、颱風的生成條件、颱風對臺灣造成的影響,這樣一路教下來。學生最後的學習經驗,通常不是獲得對日常生活所遇到自然現象的解釋,而是學了一個考試才會用到但是和自己完全沒有關連的死知識。

以我自己的經驗,「告訴」學生這和生活有什麼關連,或是「告訴」學生這些知識以後多有用多有價值,都是做白功。

我當然知道知識不一定要日常生活用得到才有價值,但知識最重要的價值是我在學習其他知識時可以派上用場。而地球科學這個科目在國中與高中的困境是,天文、海洋、大氣、地質的主題繁多,每一個知識要在後面再出現被用到的機會微乎其微。只有在解釋成因時運用他們學過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基礎,勉強讓他們覺得其他自然科學所學過的知識有用到。這樣反而更凸顯地球科學好像很沒用?!

所以設計地球科學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把學過的地球科學基礎應用在日常生活或更多科學知識的學習,可以直接感受到「學這個有用」。

現在回想我在學期初一開始,就強迫學生從新聞網站找颱風的報導,從報導裡面描述颱風這個現象,效用原比我最初想像要大得多。原本我只是配合自然領綱,讓學生用觀察颱風的新聞報導取代實際觀察颱風。但結果似乎暗暗地影響了學生後續的學習意願,因為颱風不再是一個與我無關的主題,而是平常新聞會看到,還會影響我的生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

我喜歡在一個學習主題開展之初,先挖掘出學生的學習基礎或生活經驗,從他知道的或記得的內容開始出發。這樣的學習經驗設計,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是持續累積的,他們過去所學確實有用到的機會,而且他們知道的還有點不夠,所以等一下還需要透過學習,把推理過程中出現的斷點銜接起來。

以我最近講到水氣飽和、凝結和降雨為例,學生可以大致舉出幾種下雨的情形,不論是生活的經驗或課本所學。他們也都可以提出部分降雨的原因,但是這些原因和降雨現象之間還沒有辦法完整推論,有些差距。這時候我暫時跳離開這個推論的現場,讓學生從最初水氣凝結現象再走過一遍, 學習一點新的科學知識,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原本缺少的環節是什麼。於是很多學生都在課後的心得寫到,原來平常簡單下個雨,背後有這麼多學問。這個心得很顯然告訴我們,學習經驗真的扣上生活經驗了。

除此之外,因為本學期的主題是颱風,所以學生新學到的「水氣飽和、凝結」這個概念,不會在今天的學習單完成之後就消失,它會在接下來的每一次討論重複出現。就像我花了一節課教學生看地面天氣圖,然後氣壓梯度和風速的關係也用到、天氣系統(高、低壓)也用到、空氣的水平運動也用到、摩擦力對空氣運動的影響也用到、颱風的特徵和移動也用到、甚至未來天氣預報也要用到。就是要讓學生發現,學了一個新概念,不是只有一、二個考試題目會用到而已。

所以「學習經驗的設計,就像是讓學生從跌倒中學習」這個標題,我想要稍微擴充一點原本的意思(我猜書的後半段也許會有)。

對我來說,學習經驗的設計就是:
讓學習可以連結生活經驗;
讓過去的學習成果能夠被用到;
讓思考卡關的地方可以被發現;
提供合適的學習關卡與突破關卡的線索;(類似原本的意思?)
讓學習變得有目的、有挑戰性。

我相信經過精心設計的學習經驗,一定是有趣又印象深刻的!

頁次: 1 2 3 4 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