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颱風來了!」探究與實作課程實施記錄與經驗分享


課程介紹
這個「颱風來了!」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是由物理及地球科學進行跨科設計的主題。內容雖然看似是以地球科學為主體,但是所有探討颱風性質的原理都與物理科學習內容中的相關原理與性質應用關係密切。其實地球科學的主題絕大部分都需要物理的基本性質來支持,兩者之間通常密不可分。

這個課程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課程主題與生活緊密結合:颱風是我們日常生活頻繁接觸的自然現象,而且颱風災害對我們生命財產的影響又相當巨大,原本就是自然領域中應該被特別重視的主題。
  2. 課程內容與自然領域學習重點相符合:自然領域中的地球科學科及物理科都有相當多學習內容與颱風相關,因此在進行以颱風為主題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時,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對探究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精進學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是兩者之間很好的互相結合。
  3. 數據分析類型的實作:一般自然領域的實作多是偏向操作型的實驗設計,但如何利用現有的各種類型觀測數據,則是另一種類型的實驗設計,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前者。因此本課程提供數據分析類型的實作,可以有助於學生拓展不同實作型式的面向。
  4. 課程主題具有高度發展性:颱風特性與致災之間的相關連,仍是目前科學研究的對象。因此即使是課堂上簡單的探究與實作,其結果依舊有可能與最新的研究相接合,有助於同學未來持續往學術研究領域發展。

目前這個課程大致的設計包括:
本課程的設計在第一階段「發現問題」期間,會以閱讀新聞媒體的颱風相關報導作為「現象觀察」,並搭配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的警報單,提供颱風基本觀測的資料。觀察現象的活動結束後,會先進行一次現象成因的假設與提問。但預期學生基本學科知識不足以提供後續推論與研究,所以會以帶領科學閱讀的形式,補充學生地球科學與物理相關基本知識後,再進行一次假設與提問,以完成「發現問題」階段的學習任務。

在「規劃與研究」階段,本課程以中央氣象局各個觀測站的氣象觀測記錄為素材,由同學根據不同探究問題,選定不同地理位置的測站、不同時間的觀測數據以及不同的觀測項目來進行分析。與一般設計實驗的研究規劃不同,本課程是以數據的選擇、運用及處理方式作為研究規劃的本體。

後續「論證與建模」及「分享與表達」則沒有太特殊的設計,應該和一般探究與實作課程類似,就不特別說明。

以下是目前逐週進行之後的詳細紀錄,歡迎大家提供意見:
第一週  「記憶中的颱風與新聞媒體所報導的颱風」課程設計
第二週  「從新聞媒體的報導中觀察颱風的特徵與變化」課程設計
第三週  「不同颱風隨時間變化的特徵觀察」課程設計
第四週 「觀察颱風的特徵並推測可能成因」課程設計
第五週 「根據颱風的特徵與可能的成因提出問題」課程設計
第六週 「氣壓差異與空氣運動」課程設計
第七週 「氣壓分布與風向」課程設計
第八週 「水氣飽和、凝結與降雨」課程設計
第九週 「颱風的形成過程、構造特徵與影響」課程設計
第十週  「提出與颱風相關的可驗證問題」課程設計
第十一週 「針對颱風相關問題規劃研究方法」課程設計(未完待續)

第五週進度完成時的感動記事

素養指標進度檢核(檢核時間:第5週

學習成果撰寫建議

頁次: 1 2 3 4


在〈“02 「颱風來了!」探究與實作課程實施記錄與經驗分享”〉中有 2 則留言

  1. 老師您好
    今年接到高二的自然科探究與實作
    看了您的分享和指引,稍有方向
    請問網站中的相關課程資料,學習單
    是否可供我於課程中直接或是修改使用呢?
    感謝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