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羽毛的恐龍

程延年

  地球有多老?岩石中奇妙的礦物記錄著地球史

。生命演化的歷程有多長?倖存的化石傾訴著物種

發生、滅絕的偶然與必然。化石紀錄歷經地殼滄桑

的變異史,是殘缺不全,斷簡殘片的。古生物學家

要從蛛絲馬跡的化石紀錄中,重建生命演化史,就

像是福爾摩斯探案,既離奇又迷人。一九九六年的

仲夏,在中國東北遼西大平原的一個小農莊北票地

區,當地農民發掘到一件堪稱這個世紀最重要的化

石標本—有羽毛的恐龍化石!二個星期後,三張清

晰的標本照片,出現在案頭,真讓人屏息凝視,久

久無法自已。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四號,這件珍貴

標本的放大照片,榮登全球最頂尖的《科學》雜誌

封面,是繼始祖鳥化石以降,再次挑起古生物學、

演化生物學、鳥之起源等相關議題的大辯論。恐龍

到底是行動遲緩的外溫型(變溫型)動物,或是行

動敏捷的內溫型(恆溫型)動物?這是歷史懸案之

一;恐龍家族的一支,獸足類恐龍,果真是鳥的同

系親緣?這是歷史懸案之二。被暱稱為恐龍界頑童

與叛逆客的貝克博士,在一九八六年就推測恐龍(

至少有部分恐龍)是恆溫型的,像鳥類與哺乳類。

他更大膽臆測,它們很有可能具皮毛(羽毛)的構

造,以保持體溫:這件標本似乎印證了這種假說!

這一珍貴「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是埋藏在侏羅紀

晚期湖泊沈積岩石中,體長約一公尺,似羽毛的印

痕覆蓋全身,但是相較於真正鳥的羽毛簡單,每一

支具有中軸與分出的羽支,但缺少鳥羽毛的氣體動

力上構造特徵,最長的約有三公分。這隻被命名為

「中華晰翼龍」的標本(大陸稱作「中華龍鳥」!

它卻不是鳥),與歐美侏羅紀晚期,大名鼎鼎的細

顎龍神似。

  這吸引了歐美科學家躍躍欲試,在一九九七年

組織了一支「夢幻隊伍」,由美國費城科學院的渥

勃特領軍,囊括當代最頂尖的科學家,包括耶魯大

學恐龍專家歐斯創,堪薩斯大學鳥類大師馬丁,康

州大學羽毛專家布拉許,德國巴伐利亞博物館翼龍

與鳥化石專家威林侯佛,會同中國北京地質博物館

紀強,擬定一個十年研究計畫。這個大軍若成行,

將是自一九二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安德魯斯

進軍中亞戈壁以來,最讓科學界震撼的大計畫。《

科學》雜誌論文指出,這件標本保存了軟體組織的

印痕,顯示呼吸代謝器官一如現生鱷類,而與鳥類

截然不同,因而推翻了任何恐龍為恆溫型動物的假

說。果真如此?科學是演化的,新的素材、新的發

現,挑戰舊的假說、舊的思維,同時抽絲剝繭,揭

露了大自然更多的奧秘。

--------------------------------------------------轉載自台灣日報

 


恐龍到底是有皮毛的恆溫動物.還是不具皮毛的變溫動物?仍有待研究。 榮登《科學》雜誌封面的中華晰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