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的垃圾渦漩

然而,即使根據統計數字所顯示,在1976到2008年間,全球與美國所產生塑膠廢棄物的數量增加了四到五倍,但研究單位在北大西洋所採集到的數量卻沒有很顯著地增加(圖三)。這或許可以歸功於美國政府在1988年宣布禁止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的政策,以及1991年美國廠商開始回收塑膠顆粒的作法有關。但是根據副熱帶渦漩的特性,這些廢棄物很可能會在大洋中持續漂浮大約10到100年,因此塑膠廢棄物表面逐漸形成的生物膜和生物聚集,可能造成許多廢棄物沈到海底下,而沒有被統計在內。


圖三 塑膠廢棄物碎片平均集中度隨時間變化。圖中橫座標為年代,縱座標為膠廢棄物碎片平均集中度,單位為:萬塊/平方公里。黑色實線代表誤差估計,黑色需線代表美國每年平均產生塑膠廢棄物的數量,單位為:千萬噸。

大部分的人或許不曾想到過,塑膠,這個持久耐用又不容易被生物分解的好產品,一旦成為廢棄物,就會變成環境與生態的浩劫。它不僅會污染海洋,甚至會被不知情的生物給吞進肚子裡。像是海龜把塑膠袋當作水母吞下去卻被噎死的例子,在全世界都有案例被報導。所以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塑膠罐,我們也不應該隨手丟棄。否則一旦下過雨,這些塑膠廢棄物被沖進水溝之後,就會慢慢漂流到大洋裡頭,在地球環境與生態中永無止盡地迴旋。與其如此,只要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其實幾乎所有塑膠製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為地球的環境與生態盡一份心力,也是可以很簡單做到的!

*這個數字是根據撈網大小及採集到的碎片數目依比例放大而得到,並非實際採集到這麼大量的塑膠廢棄物碎片。

原始論文:
Law, K.L., S. Moret-Ferguson, N.A. Maximenko, G. Proskurowski, E.E. Peacock, J. Hafner, C.M. Reddy, 2010, Plastic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Subtropical Gyre, Science, 10.1126/science.1192321

後記:好久以前,我就開始對「太平洋垃圾湯」的報導感興趣,但是這些消息一直都停留在媒體報導的程度,都沒有比較仔細的科學性描述。直到上禮拜看見這篇論文,這一篇論文可以說是過去數十年來,第一次有關於大洋中塑膠垃圾的報導,可以登載在國際頂級的期刊上,讓我非常興奮。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再收集一下相關資料,希望能接著做個完整一點的報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