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下海–金大班的第一夜

作者:程延年

 
 喧騰一時的口蹄疫事件已落幕,餘波卻依然盪漾。當人人聞豬色變時,最常被問道的問題:什麼是有蹄類動物?「蹄」的演化在哺乳動物中,是繼爪和指(趾)之後,較晚期發展出的特徵。最早出現於化石紀錄中,大約是在六千五百萬年前,一群早已經滅絕了的「踝節目」動物群中。我們或許很容易能夠分辨出「偶蹄類」豬、牛、羊、鹿,以及「奇蹄類」的馬、驢、犀、貘,但是我們很少聽聞「管齒類」的有蹄動物像土豬。至於將那龐然大物的鯨、海豚要歸於有蹄類,真讓人驚訝不已了:圖片中這隻陳列在台南四草地區大眾廟的一隻抹香鯨骨骼標本,居然和口蹄疫事件的罪魁禍首—有蹄類動物扯在一起,科學家到底怎麼說的呢?


 
 生命演化就像是一棵枝葉扶疏的大樹。每種生物有其曲折漫長的演化歷程。現今地球上繽紛多樣的生命,就像是這棵超級大樹的冠篷。追本溯源,順著各自招展的細枝條,各個分枝重新結合成為枝幹,各個枝幹又源於一宗,是為主幹。生命可以追溯回三十五億年前的那一顆細菌老祖宗—我們都是那顆微不足道的細菌的後裔子嗣!那麼,在科學家分類系譜中,鯨是屬於「哺乳動物綱、真獸亞綱、有蹄超目、鯨目」這根枝條。它被歸屬於有蹄類動物,這就得追溯到五千五百萬年前的一幕「重新下海,金大班的第一夜」戲碼了曰假若演化是一齣影片,那麼古生物學家的職責,就在於追尋那失落的鏡頭。

一九九四年,演化戲碼出現了有史以來最獨特的剪接影片,名之為:一隻鯨的傳奇誕生。俄亥俄大學古生物學家發掘了第一件具有四肢的鯨類,短小四肢可以用來步行,被命名為「步鯨」。同一年四月,第二件所稱「失落的環節」化石鯨類被發掘命名為「羅德鯨」。這隻四千六百萬年前,四肢更短小,推測匍匐行動的鯨類善於游行。

因此,鯨的演化源自五千五百萬年前,似鬣狗的「中獸」,經過「步鯨」、「羅德鯨」,逐步重返海洋的歷程,直到四千萬年前的「始鯨」,其後肢幾近完全退化,僅存十五公分的足痕。而今日鯨、海豚則全然退化並特化成魚形外貌,優游於汪洋碧海:當四億年前,一群魚類(真掌鰭魚)歷經了千辛萬苦,攀爬登其所經過兩生類、爬行類、哺乳類,不同的系譜嘗試陸,脫困水域。重新下海,與波濤共嬉戲。所以鯨魚不是魚!鯨是有蹄類家族的一個成員。

————————————————–轉載自台灣日報861103

 陳列在台南四草大眾廟的抹香鯨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