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的啟示

作者:程延年

 前陣子報紙大幅報導「活化石!八千萬年前的深海蝨在海洋生物館現形」,「四億年前活化石銀鮫現身花蓮,將製成標本妥善保存!」「活化石」這個字眼,將印象中千萬年前,已經消逝的生物「化石」與現存「活生生的」意象相結合,真是迷人。但是什麼是活化石?人云亦云,讓人們大惑不解。

 話說一九三八年,距離南非一五00英里北海岸外,漁民捕獲一條大魚,幸運的沒有喫掉,而送到當地一位博物館研究員手中。這條大魚真讓舉世的魚類化石專家大喫一驚,它是一種總鰭魚形的控棘魚類──被認為從地球上滅絕消逝達六千五百萬年之久了:腔棘魚類演化史極為久遠,始於泥盆紀中期,大約三八0百萬年前,歷經古生代/中生代界線的大滅絕事件而倖存,直到白堊紀結束。最後一隻腔棘魚化石是發掘在白堊紀,大約七十萬年前的大蓋魚,它和這隻現生的大魚外貌神似!這隻現生魚類最終就以那位研究員之名而命名為:恰氏拉蒂蔓魚。

 拉蒂蔓魚是「活化石」典型的例子,真好像是那失落世界中的化石,突然「活起來了」,脫困於岩石又行優游於汪洋大海!我們都曾經聽說過,有些物種曾經存活甚少改變,歷經了百萬甚而千萬年之久。一般熟知的例子,像是蟑螂、鱟、鯊魚、銀杏與馬尾草。

 通常的推論指出,這些種屬在演化競爭中是「優勝者」,曾經找尋到最理想的棲地,而能避開滅絕事件之波及。同時推斷由於簡約的生活方式,以致能在最艱困條件下存活,而且幾乎能以任何唾手可得的食物維生。鯊魚類是最典型的例子。活化石明顯的關係到「演化速率」的問題,也就是科學家所稱「滯留演化」的一種現象──好似逃避到一個桃花源,儘管時間流逝,依然故我,無論魏晉:近年來詮釋活化石,是指「物種顯然保持有極為原始的型態面貌,同時在其悠長的演化歷史中,曾經註記著極為遲滯而緩慢的演化速率」。

這些「活化石」從生態適應上觀之,多是演化上的馴化者、保守主義者。生態上的馴化者傾向佔有寬廣的棲息區域,相較於那些生態上的「特化者」則更能長久存活。想一想,在電視劇乾隆皇帝中,和珅與劉羅鍋的對比角色,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那隨風飄搖、低聲下氣,見風轉舵的牆頭草,好似有難死的耐力與韌性。活化石的歷史記憶又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終究,生物演化與人倫演化分居二重天,抉擇──卻在一念間!

————————————————–轉載自台灣日報861215
在金門仍常發現蹤跡的鱟亦是活化石的一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